中國國家版本館正式開館!凡拓數創數字化演繹中華文明印記
//
7月30日
中國國家版本館開館暨展覽開幕式
在中國國家版本館中央總館舉行

圖片來源:新華社
同日上午,廣州分館與西安、杭州分館同步舉行分館開幕活動。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李希出席廣州分館開幕活動。開館后,廣州分館文沁閣將全面履行國家版本資源保藏和傳承的職責。
中國國家版本館是國家版本資源總庫和中華文化種子基因庫,由中央總館文瀚閣、西安分館文濟閣、杭州分館文潤閣、廣州分館文沁閣組成,歷時三年建設,目前均已竣工。
7月30日央視新聞報道▲
時代新韻 ● 打造南粵文化殿堂
由凡拓數創參建的廣州國家版本館(文沁閣)位于廣州從化,倚鳳凰山麓、立流溪河畔。
建筑以中華典藏、嶺南山水、時代新韻、文明燈塔為總體設計理念,融合中華制式與嶺南特色,形成禮樂相成的山水建筑格局,打造南粵大地的中華文化殿堂。

廣州分館資源建設立足廣東、輻射周邊、放眼全球,著力構建反映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建設發展成就版本,以及嶺南文化版本、港澳臺版本、海外中華版本、外文精品版本、工業設計版本等特色版本的資源體系。
布展幕后 ● 數字演繹中華印記
凡拓數創作為國家版本館廣州分館整館展陳設計施工單位,為廣州分館增添數字化翅膀,結合國家版本館定位與版本資源特色,定制打造多種形式特色數字展項,生動展現萬千版本資源的時代風貌。

本項目展陳設計以具有“中國高度、廣東特色、技術領先”為設計原則,立足版本文物,運用新方式、新技術、新體驗,融合嶺南文化元素,形成“版本活化、空間場景化、體驗多元化、技術智慧化”的展陳設計特點。
從接到指令到開館的一年多間,凡拓數創團隊完成了整館的策劃布展工作,設置四大主題版本展覽:
偉大時代的印記——
改革開放以來精品出版物專題展
以改革開放歷史發展為脈絡,分“大地回春”“茁壯成長”“蒼翠挺拔”“欣欣向榮”4個單元,把精品出版物作為偉大改革開放的時代注腳,以小切口、大視野,集中講述改革開放的故事、新時代的故事,重點展示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所取得的輝煌成就。
千秋寫印 華夏有章——
中華版本發展概覽
以中華版本形態嬗遞之序,從版本源流、材質更新、技術進步等角度出發,展示中華版本的演變歷史,彰顯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
紅色印記 映照初心——
紅色廣東專題版本展
以新民主主義革命歷史脈絡為線索,通過紅色版本講述中國共產黨在廣東團結帶領人民進行革命斗爭的光榮歷史。
互鑒千年 融通未來——
海上絲綢之路專題版本展
以時間為經、版本為緯,分為“海路綿延”“美美與共”“走向未來”三個部分,通過海上絲綢之路各個歷史時期留存至今的典籍、繪畫、照片等版本,呈現波瀾壯闊的文明交流互鑒史,彰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偉大倡議的歷史底蘊和宏偉前景。
此外,凡拓數創還使用多種創新多媒體演繹華夏文明成果與發展成就:
3D MAPPING建筑投影勾勒中華文明藏書閣,演繹新時代的版本形態,賦予古老版本嶄新活力;
全息幻影舞劇空間化版本為橋梁,探尋中華民族的共有記憶與文化基因;
5D沉浸影院縱覽國家規劃引領下,灣區九市兩區建設成果與蓬勃生機。
每一個展項的最終呈現都需經過事無巨細的檢查調試。團隊每人夜以繼日與時間賽跑,克服了技術合作、惡劣天氣與工期等重重難關,保證了順利開館。
版本是高段位的文化載體,反映和見證著一個時代的文明成就,也推動和支撐一個民族的發展進步。正如國家版本館中央總館展覽策劃實施組組長吳笑天所說,新落成的中國國家版本館必將會成為新時代國家的標識。
凡拓數創運用豐富的數字多媒體手段讓萬千版本資源“活”化,來到現代觀眾的面前。數字技術與創意的展現形式相結合,讓版本資源背后的中國故事躍然呈現,探索文明對話的最佳方式,助力中華文明歷史的傳承。
部分內容來源丨央視新聞、新華社、廣州日報、中國廣州發布